中國市場成為推動世界機床增長的源動力
發表時間:2009-03-03 09:56:58; 來源:
中國市場成為推動世界機床增長的源動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數據整理,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日前發布了2008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產值138.6億美元、進口機床75.9億美元、出口機床21.1億美元、消費194.4億美元。據美國卡德納公司發布的2008年世界28個主要機床生產國家和地區的資料顯示,2008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產值居世界第三位(日本第一,產值為158.5億美元;德國第二,產值為156.7億美元)進口世界第一.、消費世界第一、出口世界第六(2007年是世界第八)。 從美國卡德納公司公布的世界28個主要機床生產國家和地區看,2008年世界機床產銷情況有以下特點: 一、機床生產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2008年世界機床產值為850.6億美元,同比增長16%。不過在此要考慮美元貶值因素,世界機床產值按美元計算,因此美元對各國貨幣的匯率變化對統計數據有一定的影響。排在機床產值前幾位的國家貨幣日元、歐元、人民幣2008年兌美元都有較大增幅。比如據產值第一的日本,按本國貨幣計算2008年產值同比下降3%,而按美元計算上升11%,德國按歐元計算同比增加13%,而按美元計算則增加23%。人民幣比美元按年平均匯率2008年則比2007年增值9.5%。 二、東北亞地區成為世界機床主要產地。日本、中國、中國臺灣、韓國分別居世界機床產值的第一、三、五、六位。僅這四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的機床產值之和就已達到了39.36億美元,占世界機床產值的46.3%,超過了歐盟成員國CECIMO產值之和39.2億美元,而CECI鄄MO成員在統計的28個國家和地區中占了15個。而統計中,前十名的機床產值之和為774.5億美元,占世界機床產值的91.06%,而前五名產值之和占世界機床產值的73.5%。說明世界機床生產的集中度還是很高的。 三、中國機床產值占世界機床總產值比重進一步提高。2007年中國機床產值為107.5億美元,占世界機床總產值的14.6%,2008年增至139.6億美元,同比增加30%,保持增速最高;同時占世界機床總產值比重也增至16.4%。2008年中國機床進口75.9億美元,同比增加7%,繼續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國仍舊處于機床入超國,雖然機床出口一直高速增長,但出口基數較小,仍有54.8億美元的逆差,但同比逆差有所下降。 四、中國連續七年保持世界第一機床消費國位置。2008年我國機床消費194.4億美元,占世界機床產值的22.8%,保持了世界第一機床消費市場的地位,當之無愧地成為拉動世界機床增產的發動機。國產機床市場占有率由2007年的56.3%,提高到2008年的61%。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機床人均消費幾年前還是居世界倒數第一,經過這幾年的高速發展,2008年我國機床人均消費達14.62美元,已經超過印度、俄羅斯、阿根廷、巴西和葡萄牙(印度為1.63美元/人、俄羅斯為4.28美元/人),這些數據都說明了中國經濟和機床產業的高速發展。 另外,前五名機床消費之和為527.26億美元,占世界機床產值61.98%;前十名機床消費之和為658.67億美元,占世界機床產值的77.4%。還要看到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巴西和印度也進入了世界機床消費前十名。 五、機床出口大國仍為德國、日本。2008年德國和日本仍然占據著世界機床出口統計表的第一和第二位,出口金額分別為100.96億美元和86.87億美元。而2008年中國機床出口21.1億美元,同比增加28%,出口排位從2007年的第八上升到第六位。 出口比例高說明機床出口在該國(地區)的重視程度,瑞士為84%,中國臺灣為78%,其機床生產都是以出口為主的。出口前三名的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的出口占生產比例也都超過50%。而我國還只是15%,離機床出口大國還有很大距離。 不過從需求上看,墨西哥、印度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機床需求加大,都進入世界機床進口前十名,此三國機床進口占消費額的比例依次為:93%、79%和57%。說明這些國家對進口依賴度較大,也逐步成為我國機床出口多元化開拓的主要目的國。
來源于:東博網 |